初冬已慢慢降臨山城重慶,坐落于此的山東二建奉節項目汽機專業正在緊張的施工中,為了響應項目部“大干百天”的任務號召,力爭本月中旬前完成低壓缸組合及凝汽器穿管工作,汽機專業已連續組織加班一個多月。目前各項生產工作正在積極籌備和實施中。
作為山東二建奉節項目汽機專業的責人趙秋田,一位全身心投入電建施工十余年的“80后”。自2005年山東建筑學院畢業參加工作以來,踏著青春的腳步一路走來,憑借踏實認真的態度、積極勤勉的作風,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肯定和諸多有口皆碑的榮譽,“山東電力優秀團員”、“中電建協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級一級工法”、“五星級策劃師”、“公司汽機專家人才”等不勝枚舉。而趙秋田的角色也一直在轉變,從苦學實干的安裝工人,到業務精湛的技術人員,再到傳道解惑的專家老師,直至運籌帷幄的管理人員,他逐步適應著每一個崗位,迅速在每次的角色轉變中定位提升,用心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步步精彩。
精益求精,風雨十年路
與電建結緣的十年,趙秋田參與了二十多臺不同容量機組的汽輪發電機安裝與檢修工作,全面掌握了汽輪發電機本體安裝的關鍵技術,對汽封間隙調整、軸系找中等影響機組性能的重要工序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憑借堅持不懈的積累和術業專攻的韌勁,他逐步成長為一名“懂行”的汽輪機安裝技術專家。
施工現場遇有棘手的技術難題,大家總會想到趙秋田,像檢修機組的汽缸變形大、軸系振動大、軸承瓦溫高、軸瓦軸頸劃傷等問題,他都有自己的一套專屬的分析方案及處理對策。“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凡事都要細心。”趙秋田對待工作,總是專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一次在前軸承座灌油試驗前,施工人員檢查軸承座內情況并未發現異常情況,且準備注油試驗。趙秋田挽起衣袖,帶著手電鉆到軸承座內部檢查,發現軸承座進油管內300mm處有嚴重銹蝕,不仔細查看容易忽略。若油循環期間不能沖洗掉,機組運行過程銹蝕掉落,極易劃傷軸瓦,甚至停機檢修。不僅設備外觀缺陷,很多機組設計方面的缺陷也能被他“琢磨”出來,“軸瓦回油孔設計錯誤,隔板裂紋,頂軸油接頭缺陷”等經他“琢磨”后化險為夷的事情還有很多。
心細的趙秋田在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而專業水平的提高還在于他善于總結經驗,參與每臺機組的建設時,趙秋田都會習慣性地認真總結出該型機組的安裝經驗、質量通病等資料,這第一手技術資料炙手可熱,也成為專業技術員、班長爭相參考的“寶典”。
有了專業的技能做后盾,趙秋田編制的《東方汽輪機安裝經驗》參與了公司汽輪機安裝經驗交流會,提出了公司參建各類型東方、上海汽輪機的機組結構、缺陷及改進方案,與會專家紛紛點贊。根據扎實的理論與安裝經驗,參與編寫的“汽輪機安裝質量通病”“細部工藝通病預防手冊”“異地復制樣板手冊”更是體現了他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一貫作風。
千錘百煉,海外顯本色
近幾年,在“國際優先”戰略的引領下,山東二建海外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公司選拔了一批“技術精湛,業務過硬”的年輕人員投入海外項目建設中,趙秋田也成為鍛煉大軍中的一員。一紙調令,他被派往印尼泗水TJIWI KIMIA項目EPC工程擔任汽機專業負責人。
心態決定狀態,開工初期,趙秋田深知此次海外項目的挑戰和考驗,他鼓起干勁,認真分析、提前策劃,逐個攻克了海外項目執行中遇到的經驗少、工期長、執行力差等困難。“EPC項目管理,人員要做到一專多能、一崗雙責,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管理提上去,施工抓起來。”趙秋田精簡人員配置,大膽管理,取消班組,所有人員統籌管理,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力。哪里需要突擊搶工期,哪里需要提前實現節點,那里就會迅速響應成立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當管道綜合交錯、林立而起,當“小口徑、閥門站”以最佳工藝質量展現出來,當一臺臺設備良好有條不紊運行時,最簡單的笑逐顏開是趙秋田對每一份喜悅的坦誠表達。
干海外項目,如何管理當地分包商是重頭戲。而印尼當地分包商效率低、執行力差是影響項目執行的關鍵,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趙秋田要求我方管理人員打破國籍界限、語言界限,把分包商隊伍納入班組管理,親自抓當地分包商施工人員考勤,深入并轉變分包商管理體制,“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經過逐步提升管理,把分包商體制內的“庸、懶、散”等詬病統統去除,分包商施工效率得到質和量的雙贏。汽機專業也成為TJIWI KIMIA項目“執行速度快,施工進度快、節點完成快”的“三快”明星專業。期間趙秋田也積累了豐厚的海外EPC管理經驗,還與印尼分包商人員結下了良好的友誼。
今年集團公司對“最美電建人”進行表彰,山東二建5名員工獲選,幸運的是這其中就包括在趙秋田帶領下的印尼泗水汽機團隊的2名安裝班長。真正凝聚團隊的,除了以能立威、以行立威的管理能力,還有趙秋田在團隊中的親和力,他時常對員工說起: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是出來奮斗打拼,能者多勞。平日里的管理記錄本、考勤記錄本、加班記錄本他都會記得清清楚楚,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員工的潛力,調動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在印尼泗水項目,他引導員工入鄉隨俗,帶領學習當地風俗習慣及法律法規,規避各種境外風險。印尼天氣常年炎熱,哪個宿舍空調壞了,他會第一時間協調聯系維修;誰需要購買日用品,他會讓列出“菜單”,到時派人集中采購,大家誰有困難都直接告訴這位“貼心”的項目負責人。
孜孜不倦,揚帆譜新篇
從汽機專業的懂行,到項目管理的懂行,趙秋田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逐步成長、成熟起來。在結束海外項目后,他繼續踏上了電建征途,來到了重慶奉節項目,擔任汽機專業負責人。
奉節電廠位于渝東北,是華電國際致力打造的江邊景觀式電廠工程,電廠自開建以來就顯現出定位高、起點高、過程嚴的“三高”特點,為了能拿下這塊硬骨頭,趙秋田未雨綢繆、科學組織、倒排工期、合理調配、打好主動仗,吃透汽機專業里程碑計劃,統籌組織人員調動、物資調撥;深入現場組織施工,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重大作業項目施工總能見到他的身影。趙秋田這種孜孜不倦的心態,注定新的項目必能揚帆譜新篇。
高起點定位,就要“先謀”,要有充分的施工策劃。施工伊始,恰逢公司質量月活動,為營造濃厚的質量管理氛圍,汽機廠房制作了醒目的質量工藝對比宣傳牌、工藝卡等懸掛在圍欄上,響亮的質量標語也悄然現身行車、墻柱上;汽機運轉層平臺制作了亮點工程圖片展板,閑暇時刻員工認真學習直觀的質量工藝,無形之中培養了員工在施工中“一次成優,一次成型”的素養。技術策劃方面,趙秋田更是“嚴上加嚴”,他引導技術人員系統地理順技術工作,追蹤設備到貨情況、盤點材料計劃、制定詳實施工計劃、小口徑閥門站提前規劃、文明施工組織設計、竣工資料同步情況、現場施工跟蹤情況都是技術人員“必修課”,為項目順利推進做好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高標準執行,重在過程優化,趙秋田要求“全員參與,互相監督,不走過場,剛性執行”,一方面嚴把質量關,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制定質量管理目標任務,明確質量責任和考核體系。一方面針對分包隊伍員工施工質量意識薄弱,用合同約束、管理分包隊伍,結合施工項目,緊盯分包隊伍施工,抓重點、解難點,周到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業余時間,連續組織分包隊伍進行“強條標準、施工措施、異地復制樣板手冊“等質量管理標準培訓,逐漸提升了外協隊伍人員軟實力,成為一支真正能打勝仗的“排頭兵”,也為施工質量提升注入“強心劑”。
持續的學習,不斷的積累,促使趙秋田實現了一次次角色的完美轉變,如今,作為一名基層項目專業負責人,趙秋田憑借扎實的業務水平、德威并舉的管理作風贏得連連點贊,工作不驕不躁不懈怠的他,正像愈戰愈勇的鐵軍,運籌帷幄,在電建沙場繼續著“秋”點兵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