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絲綢之路”上風大沙多的寧夏,有一座美麗的發電廠正在崛地而起,這就是電建核電公司承建的國電寧夏方家莊電廠2×1000兆瓦機組工程。在這里,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不畏艱苦,敢于突破,他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他們技術過硬,用業績證明著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他們,就是寧夏方家莊項目電儀工程公司技術組的成員們,他們,是中國電建參與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青年軍”,是名符其實的“西部牛仔”。
蘇軍華:方電技術帶頭人
蘇軍華,電建核電公司方家莊項目電儀工程公司技術組長,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干就是十六年。在這十六年中,他先后參加了山東德州電廠三期,江蘇夏港電廠、云南滇東電廠、新疆阿瓦提生物發電、甘肅西固電廠、天津北疆一期、印度GMR、印尼泗水、黑龍江富拉爾基熱電、寧夏方家莊電廠等十幾個電廠的建設。一路走來,他從起重工、調試工、安裝工、技術員、專工到技術組長,多年的現場實踐和技術功底使他逐步成為電儀工程公司的骨干員工。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2009年,天津北疆電廠項目是公司施工的首臺百萬千瓦機組工程,當時他還是爐控技術員,也是他第一次干技術工作,心中沒底,自己能否干好,會不會辜負領導的栽培和期望。為了不讓領導失望,他積極主動加班加點審閱圖紙,熟悉現場,做到事前策劃、過程跟蹤、事后總結。付出總有回報,最終天津北疆電廠以高標準移交,多項施工項目被評為精品、優質工程,而他本人也被評為公司的電纜敷設五星級策劃師。
2016年,蘇軍華來到寧夏方家莊項目,該工程為國電集團項目,各項施工標準都要求特別高,作為技術負責人,壓力自然特別大,因此他對自己的工作樹立了從嚴從細的工作目標。他對施工質量嚴格要求,安排技術人員施工前進行詳實的技術交底,確認每位職工都明白并掌握自己所要進行的工作的施工方法和要求,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并整改,決不姑息遷就。他非常重視方案策劃,確保每個施工方案都本著合理、節約的原則,在安全生產、業務提高等方面,不斷總結經驗。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不忘時刻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業務水平。在工作中及工作外,注重各種設備資料和圖紙的審閱,注重自動控制與調節、計算機控制技術的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全能的電建職工。
蘇軍華(右)在審核工程圖紙
周家:方電“電儀大管家”
微胖的身材,標準的笑容,爽朗的嗓音,這些都是方電項目電儀公司技術組長助理周家的外部標簽,如果一個人可以粘貼很多標簽的話,那么有一個無疑特別適合周家——“電儀大管家”。
周家用自己六年的時間,將自己的全部投入到電建一線,用熱血和青春將自己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鍛造成了一枚專業知識過硬、技能技術嫻熟、資源保障有力的“技術男”。方電百萬機組項目的大舞臺一直是周家渴求的機遇,喜歡挑戰、渴望被認可的周家終于在2016年迎來了這樣的機會。初入百萬機組大項目,經過多個項目歷練的周家也有一絲遲疑,是否可以不辜負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機會。短暫的遲疑之后是火一樣的工作熱情,風一樣的工作速度,不懂就去問、不會就去學,六年的電建生涯讓周家具備了極強的工作適應能力。作為早期進點的專業公司人員,前期的點多面廣與人員缺口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如何解決那就讓自己變成無所不能的“百變人”,既可以在現場安裝調試,也可以在后場策劃施工。方案策劃、物資準備、員協調、技術準備、現場施工、過程監督、質量驗收、資料整理、對內溝通、對外協調、上傳下達、工作執行等等成了周家日常工作的所有,小到辦公使用的一顆回形針,大到現場安裝調試的施工方案,都是周家工作的范疇。
人生沒有幾個六年,周家在自己該拼搏的年紀里選擇了似乎最能歷練自己的一條路,電建人生一路走來有泥濘有坎坷,有歡笑亦有淚水,周家堅定的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大地,享受在路上大步行走的感覺,領略在路上不同的風景。這就是方電項目“電儀大管家”的日常,這就是不斷成長、一直在路上的周家。
周家在辦公區準備技術資料
謝云旭:方電現場的“老黃牛”
謝云旭,2011年參加工作,先后參加了十幾個工程項目的建設,褪去稚嫩的臉龐,成熟沉穩在他身上顯現出來,六年的堅持和努力,使他成長為電儀爐控班熱工專業負責人。
2014年,謝云旭在山東茌平郝集電廠建設中負責爐側技術管理工作,這是他第一次負責大機組技術工作,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現場如火如荼,每天都能看到謝云旭在現場忙碌的身影,正是憑借著堅忍不拔和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使得4號機組兩個月的時間機組達到吹管條件,三個月交機,創造了全國同類型最快發電紀錄,同時他也被評為2014年度公司四星級策劃師。
2016年,謝云旭來到寧夏方家莊項目,擔任技術組長助理、爐控技術員兼班長,負責爐控班的日常工作,同時他還負責著寧夏中衛電廠竣工資料的整理工作。他在中衛項目五進五出整理竣工資料,最終中衛項目鍋爐熱控竣工資料被評為公司2016年度優秀竣工資料。他憨厚可掬的笑容背后,同樣也承受著具大的工作壓力,但他一直在努力,認真務實,踏實嚴謹,審查圖紙、編寫施工方案、培訓外協隊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編寫施工進度、施工周報、設備到貨計劃等等,每項工作都有條不紊,認真去做。勤勤懇懇,默默付出,他用實干來表達著對電建事業的那一份熱愛。
謝云旭在工程現場檢查工藝質量
萬龍:方電技術“多面手”
萬龍,2012年8月參加工作。初入職場就參建公司華電萊州百萬千瓦機組工程,這對他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因此他也倍加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看圖紙,熟悉現場,不懂就問,經過3個月的學習,他已然能獨立完成電動執行機構、氣動門、溫度元件、變送器等的接線及調試工作。同年12月,他來到公司華電榆橫660MW機組工程項目部,開始學習電氣專業技能。全過程參與了電氣10千伏、400伏配電裝置的單體調試以及高、低壓電動機的單體試運工作,并熟練掌握了該技能。
2014年,在華能萊蕪電廠建設中,他擔任廠用電氣技術員。為了響應公司復合型人才發展戰略,他又慢慢的開始學習高壓專業,在沒有高壓專業人員的情況下參與并完成了華能萊蕪電廠百萬機組220千伏啟備變安裝工作以及220千伏升壓站擴建工程,并取得了電氣質檢員證,出色的完成了化水系統、循環水系統、廢水系統、除灰系統、輸煤系統、附屬生產系統、廠區電纜通道、全廠接地、全廠電纜線路施工等的電氣安裝、調試工作。工作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但期間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學習獲得了成長。
2016年9月,萬龍來到國電寧夏方家莊百萬千瓦機組工程項目部,任技術組長助理,分管卸煤、輸煤系統施工技術、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并負責本項目的QC、科技進步、工法、合理化建議、經驗教訓、研發費用歸集、精品工程申報、內審等以及工程公司各類培訓工作。有付出就會有收獲,他編制的QC課題《降低施工用電檢查的問題發生數量》,榮獲2016年度公司QC小組活動優秀成果三等獎;2017年8月編寫的論文《發電廠高壓電機節能變頻改造的技術與應用分析》成功投稿《機電設備技術與管理》期刊,并獲邀參加北京電機工程學會舉行的第二十七屆學術暨工作經驗交流會。萬龍深知:想要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就必須一個一個臺階向上攀登,因為前路漫漫,所以不敢停歇。
萬龍在工程現場實際操作